戴星翼:传统与现代农村社区【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村民朋友们📣
一起来涨姿势!
小贴士
基于2017年度(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评优会的举办,2017年12月2日、10日、16日分别在浙江台州、安徽合肥以及上海举办乡村发展与振兴系列研讨会。
12月16日在上海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特邀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戴星翼教授做题为《传统与现代农村社区》的主旨报告。
本文由乡村委志愿者、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王慧敏根据报告速记稿整理,特此感谢!
本文已经秘书处审核,未经发言人审定。
戴星翼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各位下午好!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发言,但是我是外行,我不是搞规划的,对规划可以说一窃不通,今天我想讲什么呢?因为我们规划界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农村既需要进步、变革,同时又需要保护,这种进步和保守之间的关系,我们究竟应该保守什么?在农村我们需要产出一些什么,农村是很美丽的,但是农村又有很多问题,我们的农民是可爱的,但是农民也是有很多问题的。
今天我主要谈一下传统的中国农村或传统的农村社区究竟有哪些基本的特点,我的结论是,有些东西是必须要去掉的,剩下来的都是可以保护的。
Q:我们总是说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这意味着什么呢?
A:传统的农村是一个最完整的社区。
Q:为什么说它完整呢?
A:因为它的空间边界很清晰,不像城市,它的氛围比较小。
农村社区是熟人社会,有着以亲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依靠亲缘邻里加以维系的。一个村落的人文经济、行为准则、价值观基本一样。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村,我们访问了一家人家,如果认真跟主人聊天,聊三五个小时,基本上这个村所有人的想法也就八九不离十了,也就是说,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比较类似的。
Q:一个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特征有哪些呢?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手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
当我们讲小农经济的时候,在中国或者在全世界,小农经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诗情画意,小农经济可以说渗透着的是贫困。几千年来,即使任何朝代的盛世,小农的生活也都是贫困的。然后在这样的社区,每个劳动力,特别是以性别划分的话,每个劳动力都是全能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分工,这样的村或者这样的农户是比较封闭的。传统农村的老百姓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长辈的传授,当然节奏缓慢、资源匮乏就不用讲了。
Q:我们对传统农村社区应该怎样理解?
A:我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
小农经济:贫困的自己自足
不要把小农经济过分美化。
低价值的人力对物质的无限替代
由于贫困,由于小农经济资源特别匮乏,农民会有一种倾向。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从来不把农民劳动当做一回事,比如官方统计,讲到农民的收入,从来不扣除劳动价值,也就是说,农民从来不把自己当有价值的劳动力,然后官方以及整个社会恐怕也看低农民劳动的价值,这样就会导致在行为上,农民会用无限的人力去跟非常贫乏的资源去结合,从而获取微薄的收入。
比如我在湖南农村曾经看到一个家庭是卷烟花爆竹的,当时是90年代初期,卷一百个农民可以得到一分钱。我去的村落家家都在做,我当时感到这个简直太悲惨,但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其他资源,他们所拥有的只是高度闲置的劳动力,这就构成了他们的生产行为。
血亲为纽带的保障:养猪模式
什么叫养猪模式?
传统农村家家可能都会养猪,养猪都是不值钱的,我割一把草,放到刷锅水里,煮一下,喂给猪,慢慢把这头猪养大。
这是什么特点?
我们用最没有价值的资源拼凑成为一个大的资源。
农民平时待人接物跟邻里,跟整个家族成员相互帮来帮去,我给你带一会儿孩子,那个人今天帮我一下忙,我给张三也帮一下忙,通过很小很小的几乎没有价值的劳动投入获得物质的帮助。等到这家人天灾人祸,他的左邻右舍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帮助这家渡过难关。过去几千年当中,我们的农民之所以能够在频繁的天灾人祸下度过,很大程度取决于这样一种非保障的保障方式。
以上的几个观点合出来,就造成了农村有一种“高度稳定的贫困”,或者“贫困条件下的高度稳定”。由于它太稳定了,就导致了对现代化的妨碍。
说老实话我是挺困惑的,现在光依靠政府的投资,我们怎样真正地让农村步入现代化社会队列?我听到我们在为农民干什么、干什么,农民自己呢?他们有没有这种动力、愿望,以及他们有没有自己的资源,这才是非常大的问题。
小农经济条件下(这是社会学观点),小农经济社会或者人民认为幸福是非常有限的。
大家由于相信幸福是非常有限的,于是在贫困的条件下,农民把任何可以拿到的东西都拿到他的“篱笆墙”内,也就是说,能够私有的东西他尽可能私有,这是小农社会的共同特点。
于是就导致了农村社区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公共物品。恰恰是因为这点,构成了传统农业社区跟新农村之间的一条鸿沟。
Q: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差距?
A:并不是说农民的房子盖得好看一点就现代化了,而是有没有建立起、积累起必要的公共品,有没有形成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可持续的机制,这才是现代农村和传统农村之间真正的鸿沟。
由于好东西是有限的,所以传统农村的农民是保守的,因为不保守也没用,他是缺乏进取心的。因为好东西是有限的,这个人多拿一点,那个人就会少拿一点,这是传统农村社区的哲学。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就从思想上、哲学上强化了传统的保守性。
做大蛋糕、共赢,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念,在传统农村是没有的。如果要竞争,更多的是在农民这个圈子里相互竞争,比如你的房子比我高那么几寸,你可能就觉得自己胜利了。
总结一下,小农社会负面的东西就那么几个,我觉得有两个是最重要的:
1
一盘散沙,高度缺乏组织。
2
缺乏公共物品,也缺乏公共物品意识。
这两点加在一起,我认为造成农村工作的很多困难。我们领袖也讲过,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我们也讲过中国最大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可能是整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从袁世凯一直到我党,可以说一直想打破农村的封闭和保守的特点。
农村近代化的开端应该是从袁世凯当山东巡抚开始,由于时间不多,我就不多讲了。但是彻底地干预农村,那还是我党夺取政权以后,强行摧毁原来很多结构,强行推动农村的现代化。
作为今天会议的结论,我就谈一下农村哪些东西是不能保护的。
1
妨碍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进展,或者说妨碍农村农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那些因素。
2
妨碍了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那些因素。
3
妨碍选举的那些因素。
除了这三点以外,其他的可以保护,有的应该保护,有的必须保护,这样有赖于我们在规划当中能够把千丝万缕值得保护下来的东西,交给我们的子孙。
今天我就讲这些,谢谢!
文 | 王慧敏 根据报告速记稿整理
编辑 | 孙逸洲
END
乡村发展与振兴系列报告🔗
【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罗震东:淘宝村3.0与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规划与建设
积极分享乡村规划与建设领域
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